收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崇川“共享法务部”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来源: 崇川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7-15 字体:[ ]

南通市崇川区精选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益律师组成“共享法务部”,创新“企业点单、法务部接单、司法部门督单”协同流转机制,切实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精准化的法治保障。

一是闭环式供给,助力长效护航。为园区、中小微企业定制合同审查、法治体检、纠纷调解等“全过程”法律服务,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补救的“全周期”保障。“定向结对”省级园区。在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园区管委会打造“信息共享+联席评议”审查保障体系,坚持涉企合同“动议、决策、签订、履行、监督”全程监管,参与涉企协议审查23个,提出法治建议47条,开展会商事宜11次,确保涉企合同“刚性”履约。驱动监管服务精准直达。率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邀约式”法治体检服务,组建“执法人员+共享法务部+第三方”的7-8人专家团,根据企业规模分类确定体检事项清单,收到企业“邀约”后上门提供“靶向式”检查指导,已为30家食品企业提供专项服务,有效增强企业的合规经营意识和自我纠错能力。

二是精准化匹配,实现需求直通。加强问题线索归集。推出涉企法治观察建议征集平台,从“共享法务部”成员中选聘8名“法治营商”观察员动态掌握企业法治需求。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工商联、营商办等部门“上门问需”,分析研判12345执法相关投诉信息,征集司法执法用法意见建议80余条。构筑“学法需求收集、法治宣传教育、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指导、增值化法治服务链接”等多位一体的“普法矩阵”。根据企业需求定制“民法典与企业经营”“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等专题课程,精心打磨《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手册》《企业知识产权法律建议书》等法治口袋书。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车间课堂”“午间直通车”等进园区、进企业活动,提供“法治体检”、法治讲座等680余次。

三是伴随式服务,做优产业赋能。探索从单点服务“企业”向综合服务“产业链”跃升。擦亮“崇法企航”“楼宇法治管家”公共法律服务品牌,聚焦养老服务、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推行“服务包”制度,联合职能部门定期为企业代表提供“面对面”“屏对屏”的法律咨询和政策解读。护航崇企出海拓市,研发跨境电商等新型产业集群“产业链+法律服务”产品服务,“共享法务部”在南通外贸中心、中关村信息谷的涉外“法务港”,开展“一带一路”法律讲座5场,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持续深化法律服务“夜经济”,借助“苏超”赛事引流连续5年开展“法治夜市”活动,“共享法务部”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单位组建多支“夜经济”法律服务队,对“夜经济”商品买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和法律风险早发现早介入,编制《“夜经济”法律服务指南》,已经服务商家、消费者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