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树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质统筹治理和监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2023年1-6月份,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但受入梅以来降雨量较大(今年我市6月17日入梅,7月23日出梅,梅期长达36天。梅雨量484.1毫米-581.2毫米,远超常年梅雨量,为“十四五”以来第1位、1991年以来第4位。此次梅雨季节强降水过程多、短时降雨量大,其中海安24小时最大雨量达到339.4毫米,打破了1961年有气象数据记载以来的历史极值。)、出现短时及持续性强降水等因素影响,7月部分断面水质出现较大幅度下滑,1-7月,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为94.5%。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推进工程项目建设。2023年共排定344个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其中2022年结转项目10项,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项目85项,工业污染防治项目18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项目99项,水资源保障项目91项,排污口整治项目21项,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2项,水环境风险防控项目2项,移动源污染防治项目2项,能力建设项目3项,饮用水水源保护项目1项。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207项,完成率60.17%。
二是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对重点断面上下游涉及工业特征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开展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工业废水分质处理。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开展2022年度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并针对性开展补短板工程。初步核算显示全市城镇区域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为73.54%。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会同农业农村局排布16个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试点建设项目,覆盖总面积3.8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5个。科学评估养殖水面200亩以上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成效,推进144家养殖水面50亩以上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截至目前全部完成。
三是统筹协调水利调度。我局与市水利局长期保持联络,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入汛以来多次联合召开涵闸调度协商会,通过合理调度沿江沿海涵闸,确保断面生态补水。联合海安、如皋、如东建立了北三县调度协商群,明确支流支浜“先监测、后引排”要求,在入海涵闸排水期间,督促上游地区关闭沿线涵闸,并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管控,确保沿海断面水质尽快改善。7月沿海涵闸共排涝232潮次,累计排洪10.97亿万方。
四是优化考核评分细则。为了确保污染防治攻坚考核公平公正,我局进一步优化了2023年的考核评分细则。增加融合数据考核,省考断面采用手工+自动站融合数据进行考核(主要指标以自动站数据为准),确保每月省考断面水质数据的准确性;增加支流支浜考核,根据近两年溯源排查发现问题的171条支流支浜清单,每月随机抽取重点断面所在河道的两条支流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考核的全面性;增加“降雨污染强度”考核,选取每次降雨后5天内(含降雨当日)自动站小时值超标倍数最高的有效数据计算单次降雨的“降雨污染强度”,每月选取当月最高“降雨污染强度”进行排名扣分(断面为沿江沿海闸站的,自开闸起至关闸后24小时内总磷实测值放宽20%参与计算。),“降雨污染强度”反映了雨后河流污染来源,确保上下游考核的公平性。
五是强化基层帮扶指导。开展技术帮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无人机、无人船、卫星反演等科技手段,结合水基因图谱分析手段,聚焦北凌河、栟茶运河、如泰运河和通启运河等不稳定达标断面所在河流,每日对干支流沿线农田退水、畜禽和池塘养殖、城镇雨污排口等重点污染源开展监测溯源,并向各地共享溯源分析成果。加大资金支持,指导各地充分摸排本地区符合中央及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范围的工程项目,今年以来,累计报送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2个,已获得补助项目1个,报送省级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12个,已获得补助项目1个。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完善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充分利用水质自动站,对全市重点断面所在河道上下游地区进行共同考核,倒逼地区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对存在项目推进严重迟滞、整治措施不到位、违法违规整改和问题反复地区的相关人员进行约谈问责。
二是强化水利调度。加强与水利部门的沟通协作,继续加强汛期入江入海涵闸科学调度,根据长江和内河水位情况,结合重点断面上下游水质状况,统一协调沿江、沿海涵闸调度,合理补充生态用水。督促上下游严格执行市水利部门的调度指令,在引排水期间,要加强对支流闸控的管理,确保引排水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开展督导帮扶。联合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并委托专业机构和专家对各地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把脉问诊,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定期组织现场督查,对项目进度偏慢、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地区,及时开展帮扶措施,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8月21日